- · 《新闻界》编辑部征稿要[10/30]
- · 《新闻界》杂志社收稿方[10/30]
- · 《新闻界》杂志社刊物宗[10/30]
- · 《新闻界》期刊栏目设置[10/30]
- · 《新闻界》数据库收录影[10/30]
- · 《新闻界》投稿方式[10/30]
- · 新闻界版面费是多少[10/30]
小心假新闻版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现在出现的很多“假新闻”让处理假新闻的“老江湖”也匪夷所思。 “假新闻”是新闻界的一个永恒话题。当年在媒体工作时,经常会接到对“假新闻”的投诉。部门或媒体负责人都希
现在出现的很多“假新闻”让处理假新闻的“老江湖”也匪夷所思。
“假新闻”是新闻界的一个永恒话题。当年在媒体工作时,经常会接到对“假新闻”的投诉。部门或媒体负责人都希望尽量在报社层面把这些投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被“捅到”管理部门,因为一旦被认定为“假新闻”,无论是哪个层面的,都会对媒体以及所涉及的记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这些被投诉的“假新闻”,确实有一些是因为报道不严谨造成的,但相当一部分确实是被报道者的“无理取闹”。被报道批评了,心中不满,因此指控报道失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诉诸法律,通过侵权诉讼来明辨报道中的是非曲直。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诉者绕开法院,一纸投诉递到媒体和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行政上的处理。这种方式对媒体和媒体从业者所形成的压力远比法律诉讼来得直接和巨大。
一般来说,体制内媒体从业者鲜有主动去制造假新闻的。偶有假新闻,主要也是因为个别记者的采访作风不扎实或者审核程序不严密所造成的。我在媒体工作了18年,经手处理的假新闻投诉挺多,但最后被确认为是假新闻的,数量极少。
因此,虽然假新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在那个传统媒体占据中心位置的时代,假新闻的防范和处理机制还是比较健全的,真的是“可防可控”。但是,到了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技术与商业的双重力量,“假新闻”从原来传统媒体时代的1.0版升级换代到了如今的2.0版,关于假新闻的问题随之变得复杂。现在出现的很多“假新闻”让我这样的处理假新闻的“老江湖”也匪夷所思,超出了原本对“假新闻”的认知。
今年5月,一个名为“至道学宫”的公众号被封禁了。据悉,这个号发布了很多“明目张胆”的假新闻,其中的一些内容甚至到了“侮辱智商”的地步。比如它发过一篇名为《濒死:美国沉没》的文章,说因为疫情,“美国死了上百万人无处安葬,于是做成了人肉汉堡或人肉热狗,给其他的美国人吃掉了”。这个号发布的文章还有“学英语会让人变傻”“出国是一种精神贫贱”等文章。反讽的是,这个公众号打出的口号是——“有思想的人都在这里”。此号被封之前,已经聚集了600多万“有思想的人”,该号头条所发文章的阅读量基本都是10万+。
“至道学宫”的案例绝非特例,一个“至道学宫”倒下了,一批“至道学宫”可能又在别的平台上以别的名义起来了。“至道学宫”曾经的“辉煌”告诉我们,假新闻2.0版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和1.0版完全不同,需要我们予以格外注意。
其一,机构化地而且有意识地大批量制造假新闻。据报道,“至道学宫”的控制人姚玉祥,也就是主笔白云先生,写公众号之前是南京某证券公司的一名期货经理,之后自己开公司,做起国学教育。公众号创办之初,发布的内容与先秦诸子学说相关。但2016年,它的内容“画风突变”,改做所谓的“时评”,在文章越来越偏离正轨的同时,阅读量也随之飙升。之后通过打赏、广告分成、付费课程等渠道,赚得盆满钵满。这样一来,假新闻被当成了生意来做,不再是1.0时代的“无意之举”,而变成了机构化的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假新闻在数量上的极度膨胀。
其二,真真假假或者以假乱真,乔装打扮假新闻版本的假新闻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混淆“事实”和“意见”,或者说是混淆“新闻”和“评论”。受过新闻训练的人都知道,在严肃媒体上所发布的稿件,或者属于“新闻”或者属于“评论”,新闻要求事实准确,评论要求自证其说,二者的界限是比较清楚的。但是“至道学宫”推送的文章往往夹叙夹议,用局部的事实代替全部,甚至是曲解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的观点。比如,它常常用曲解的国学宣扬民粹和极端民族主义,迎合一部分读者的口味,批发“爱国”理论,它自以为只要立场站对,随便怎么胡编滥造和煽动情绪都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它所推送的“假新闻”是经过“乔装打扮”的假新闻,真真假假或者是以假乱真,读者稍不留神,就会被它带歪了节奏。
总之,假新闻进化到如今的2.0版本,数量巨大又具有强烈的隐蔽性,让人防不胜防,各位网友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文章来源:《新闻界》 网址: http://www.xwjzz.cn/qikandaodu/2021/0303/368.html